液化石油氣的裝卸,根據其輸送方式的不同,裝卸的方法也不同。
用罐車運輸液化石油氣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裝卸方法進行。常用的裝卸方法有:壓縮機裝卸法、烴泵裝卸法、加熱裝卸法、靜壓差裝卸法和氣體加壓裝卸法等。
一、恩發機械壓縮機裝卸法
1.原理
恩發機械利用壓縮機抽吸和加壓輸出氣體的性能,將需要灌裝的儲罐(或罐車)中的氣相液化石油氣通入壓縮機的入口,經壓縮升壓后輸送到準備卸液的罐車(或儲罐)中,從而降低灌裝罐(或罐車)的壓力,提高卸液罐車(或儲罐)中的壓力,使二者之間形成裝卸所需的壓差(0.2~0.3MPa),液態液化石油氣便在壓力差的作用下流進灌裝的儲罐(或罐車),以達到裝卸液化石油氣的目的。
2.工藝流程
壓縮機裝卸、倒罐的工藝流程如圖1-5-4所示。由圖可以看出,當要將罐車中的液化石油氣灌注到儲罐中去時,打開閥門9和13,關閉閥門10和12,按壓縮機的操作程序開啟壓縮機,把儲罐中的氣態液化石油氣抽出,經壓縮后進入罐車,使罐車內氣相壓力升高,罐車中的液態液化石油氣在此壓力作用下經液相管進入儲罐。.
1-儲罐甲;2-儲罐乙;3-氣液分離圖;4-壓縮機;5-油氣分離器;6-罐車
同理,若開啟閥門10和12,關閉閥9和13,則液態液化石油氣將由儲罐裝到罐車中去。這時氣態和液態的流向與圖1-5-4所示箭頭方向相反。液化石油氣裝卸完畢后,要用壓縮機將被卸空的罐車(或儲罐)中的氣態液化石油氣抽回儲罐(或罐車),抽回時不宜使罐內壓力過低,一般應保持剩余壓力為147~196kPa,以免因一些預料不到的因素造成空氣滲入,在罐內形成性混合氣體。
3.操作程序
如圖1-5-4所示,卸車時按以下程序進行。
①將卸車臺的氣、液相軟管分別與罐車的氣、液相管接合牢固后,打開罐車氣、液相緊急切斷閥和球閥,開啟閥15和16。
②開啟儲罐Ⅰ的閥門5和6(裝有緊急切斷閥時用手動油泵打開緊急切斷閥),關閉閥門23,開啟閥門22。
③開啟壓縮機閥門組中的閥門9和13,關閉閥門10、11、12、14,接通進入壓縮機的閥門17和出口閥門21。打開近路閥19,暫關出口操作閥20。
④控制氣液分離器的液位在規定位置以下,按壓縮機的正常開機程序開啟壓縮機,待壓縮機運轉正常后,緩慢開啟出口操作閥20,同時微開入口閥18,待閥20全開后,關閉近路閥19,使壓縮后的氣體經油氣分離器通過閥門13、15進入罐車。
⑤待罐車氣相壓力高于儲罐(罐Ⅰ)0.2~0.3MPa后,液體沿液相管流往儲罐1。在卸液過程中應有專人觀察罐車的液位,待罐車液位回到零位時,關閉罐車液相緊急切斷閥和球閥,關閉閥門16和6,關閥門9和13。
⑥開啟閥門組中閥12和10,對罐車進行抽氣降壓。當罐車內壓力抽降至0.147~0.196MPa時,開啟近路閥19,按壓縮機正常停車程序停止壓縮機運轉。
⑦關閉閥門10和12,關閉氣相軟管閥15和儲罐操作閥5。
⑧開啟罐車氣、液相管放散閥,待軟管卸壓后拆除軟管和接地鏈,解離罐車,卸液過程結束。
壓縮機裝車作業程序如下。
①同于卸車。
②打開儲罐操作閥5和8,關閉閥門22,開啟裝液閥23。
③開啟壓縮機閥門組閥10和12,按壓縮機開車程序開啟壓縮機,全開出口閥20后,關閉近路閥19,使罐車中氣態液化氣經壓縮機抽吸增壓進入儲罐1,儲罐內液態石油氣在壓力作用下經閥門8、23和16流入罐車。
④當罐車液位達到允許充裝液位時,關閉罐車的氣、液相緊急切斷閥和球閥,開啟壓縮機近路閥19后停機,關閉閥門組閥10、12和裝液閥23,關閉儲罐閥5和8。
⑤開啟氣、液軟管泄壓閥,卸壓后拆除軟管和接地鏈,解離罐車,裝車作業完畢。
4.壓縮機裝卸注意事項
采用壓縮機裝卸工藝,為防止液體進入壓縮機的氣缸和壓縮氣體將機油帶入系統,需在壓縮機進、出口分別裝設氣液分離器和油水分離器,并應注意經常排泄分離下來的液體,不讓其超過液位。
壓縮機的進氣管和排氣管應有放入大氣的支管,以備次開機前或氣缸檢修后用惰性氣體來置換氣缸和管路中的空氣。
啟動前和運行中應按壓縮機使用注意事項進行檢查操作和維護保養。停機前必須將近路閥打開,停機后不再繼續開機時,需將進、排氣操作閥關閉再停電機。
裝卸作業完畢后要及時填寫操作記錄和裝卸記錄表。
壓縮機裝卸法流程簡單,生產能力高,可同時裝卸幾輛罐車,而且可以完全倒空,沒有液化石油氣損失。
在寒冷地區,液化石油氣的飽和蒸氣壓一般僅有0.05~0.2MPa左右,且儲罐內的液化石油氣單位時間內的汽化量較少,很容易造成汽化量滿足不了壓縮機吸入量的要求,使壓縮機無法工作,需要附加加熱增壓設備來提高儲罐內的壓力,使壓縮機裝卸正常進行。另外壓縮機裝卸法電耗大,管理也比較復雜。
二、烴泵裝卸法
1.原理
利用烴泵輸送液體的性能,將需卸液的罐車或儲罐中液態液化石油氣通過烴泵加壓輸送到儲罐(或罐車)中。
2.工藝流程
烴泵裝卸法的工藝操作流程如圖1-5-5所示。卸車時,關閉閥門13和8,打開閥門11和13,使罐車的液相管與烴泵的入口管接通,烴泵的出口管與儲罐的液相管相通,按烴泵的操作程序啟動烴泵,罐車的液化石油氣在泵的作用下,經液相管進入儲罐,從而完成卸車作業。
圖1-5-5 烴泵裝卸法的工藝操作流程
1-儲罐Ⅰ;2-儲罐Ⅱ,3、4-烴泵,5-罐車,6-灌瓶臺閥門1、2、3、4為儲罐根部閥,處于常開狀態;閥門5、6、7、8為儲罐操作閥
裝車時,關閉閥門11和13,打開閥門12和8,使烴泵的出口管與罐車液相管接通,泵的入口管與儲罐液相管相通,開啟烴泵,液化石油氣便由儲罐進入罐車。這時,液化石油氣的流向與圖示箭頭方向相反。
為加快裝卸,保證烴泵入口管路的靜壓頭,在開啟烴泵前,應先將罐車與儲罐之間的液化石油氣氣相管道直接接通,以便在裝卸過程中平衡二者之間的壓力。
采用烴泵裝卸時,液化石油氣液相管道上任何一點的壓力不得低于操作溫度下的飽和蒸氣壓力,管道上任何一點的溫度不得高于相應管道內飽和壓力下的飽和溫度,以防止液化石油氣在管內產生氣體沸騰現象,造成“氣塞”,使烴泵空轉。因此,在泵的吸入管路上必須要有避免液態石油氣發生汽化的靜壓頭,并保證依靠儲罐或罐車內壓力及液位差,使泵能被液化石油氣全部充滿。
3.操作程序
以圖1-5-5為例,罐車卸、裝前的準備工作如下:
①罐車停放在裝卸臺后拉上制動手閘,在車輪下墊制動塊,防止車輛意外滑動。
②檢查確認罐車、儲罐壓力和溫度在允許范圍內后,打開罐車閥門箱,將罐車氣、液相閥門與相應的裝卸軟管連接牢固,并接好消除靜電的裝置。
③開啟罐車氣、液相緊急切斷閥,打開軟管排空閥門18、19,然后稍開罐車氣、液相球閥對軟管空氣進行排除,當閥門18、19有液化石油氣噴出時,隨即關閉閥門18、19,再將氣、液相球閥全開。
④開啟儲罐氣相閥門5和泵站閥門15,使罐車和儲罐二者氣相壓力平衡。
烴泵卸液作業程序如下:
①開啟儲罐進液閥門6,關閉閥門12,開啟泵站液相閥門11、13、14(裝有緊急切斷裝置時,應首先開啟手動油泵加壓打開緊急切斷閥)。
②按烴泵操作規程啟動烴泵,液化石油氣經液相軟管、閥門14、13、過濾器、烴泵和閥門6、11進入儲罐,罐車處于卸液狀態。
③當罐車液位達零位時立即停泵,關閉泵站閥門14、15和儲罐進液閥門6,關閉罐車緊急切斷閥和氣、液相球閥。
④開啟排空閥門18、19或罐車放散閥,卸掉軟管中壓力,拆除軟管解離罐車,卸車作業完畢。
烴泵裝車作業程序如下:
①開啟儲罐出液閥門8和氣相閥門5,關閉泵站閥門13、14,開啟罐車充裝閥門12 (有緊急切斷裝置時應首先用手動油泵打開緊急切斷閥)。
②按卸、裝準備工作程序,做好罐車停放,軟管接通和空氣排空等各項準備工作。
③檢查確認已具備烴泵啟動條件時,啟動烴泵運轉,儲罐內液化石油氣經出液閥門8、過濾器、烴泵、閥門12和14、液相軟管進入罐車,罐車處于充裝狀態。
④當罐車液位達到允裝量時立即停泵,關閉氣、液相閥門14、15和12,關閉儲罐出液閥門8,關閉罐車,緊急切斷閥和氣、液相球閥。
⑤開罐車氣、液相放散閥或閥門18、19,對輸送軟管泄壓,確認無壓力時,拆卸軟管,拆除接地鏈,解離罐車,裝車作業完畢。
4.烴泵裝、卸作業注意事項
罐車在裝、卸過程中,駕駛員、押運員必須在場配合機泵操作員做好裝卸操作工作,同時應注意罐車的穩固情況和管路有無泄漏等異常現象。
泵站氣、液相軟管接通工藝管道后應注意排凈管內空氣,并防止空氣進入管路系統。軟管拆卸時應先泄壓,避免拆卸時造成事故。
裝卸中防止緊急切斷閥自行關閉,造成烴泵空轉。同時嚴密監視容器液位和壓力的變化。卸車時,當進液儲罐達到允裝重量液位時,應立即倒入另一儲罐,嚴禁過量充裝。
遇有雷雨和暴風天氣,應停止裝卸,當液化氣儲配站存有嚴重泄漏或報警器發出警報,以及工藝設備、管路出現異常時,必須立即停止罐車裝卸作業,并查明原因,及時排除。
裝卸作業過程結束后,操作人員應及時正確地填寫操作記錄和運行記錄。
烴泵裝卸法工藝系統簡單,管理也方便,但必須解決好烴泵入口端的靜壓問題。另外烴泵卸液不能完全排空,液化石油氣有一定損失。
三、加熱裝卸法
1.原理
利用液化石油氣受熱后飽和蒸氣壓力顯著提高的特性,以蒸汽或熱水作為加熱源, 在不改變容器容積的條件下,使液化石油氣的壓力增高,在罐車與儲罐之間形成一定的壓力差,作為裝卸液化石油氣的動力。
2.工藝流程
液化石油氣加熱裝卸法的工藝流程如圖1-5-6所示。由圖可看出,中間儲罐中的部分液態液化石油氣通過汽化器被加熱汽化,蒸發的液化石油氣除小部分到中間儲罐的上部空間作平衡作用外,其余大部分進入罐車內的上部空間,使罐車的上部空間形成較高壓力,將罐車內的液態液化石油氣壓入儲罐4。由于儲罐的氣相閥門10和閥門2處于關閉狀態,強制汽化的氣體不能進入儲罐,而只能由閥門8進入罐車,這樣就造成了罐車與儲罐之間的壓差,迫使罐車內的液體流入儲罐,從而達到卸車的目的。
經閥門3進入中間儲罐的小部分氣體,起到保持中間儲罐與汽化器的壓力平衡作用,從而使中間儲罐內的液體繼續不斷地進入汽化器,來維持卸車所需的壓力差,使卸車過程得以完成。
反過來,只需把罐車的氣相閥門關閉,打開儲罐的氣相閥門,這樣就使儲罐內的氣相壓力升高而罐車不增壓,形成了儲罐向罐車裝液的壓差,迫使儲罐的液體流入罐車而實現裝車的目的。
液化石油氣加熱裝卸法的工藝流程
1-中間儲罐;2-汽化器;3-罐車;4-儲罐
3.操作程序
①按罐車的裝卸準備要求,將罐車停放牢固,并接好防靜電接地。
②接通罐車與儲罐的液相管,排除裝卸軟管中的空氣,開啟閥門10和11。
③打開汽化器的氣相出口閥門5和中間儲罐的氣相入口閥門3。卸車時打開罐車氣相閥門18,關閉儲罐氣相閥門12,裝車時打開閥門12,關閉閥門10。
④開啟閥門3和11,接通中間儲罐與儲罐的液相管,以備由儲罐補充液化石油氣。
⑤當確定閥門5、2等確已開啟后,打開蒸汽入口閥門6和冷凝水排泄閥門7,開啟閥門4和8,向汽化器輸入液態石油氣,加熱汽化開始,汽化器向罐車(裝車時向儲罐)輸入,卸車(或裝車)作業開始。
⑥當罐車液位降至零位時(裝車時達到允裝重量液位)時,關閉閥門10,同時關閉閥門8和閥門6,加熱汽化停止。
⑦關閉閥門9和罐車緊急切斷閥與球閥,拆除氣液相軟管和接地鏈,解離罐車,裝卸作業結束。
4.注意事項
采用汽化器加壓裝卸液化石油氣,操作時一定先將汽化器的氣相出口閥打開,使之與輸液容器相通,開啟汽化器的蒸汽管和回水管,最后再開汽化器的液態石油氣入口閥,以保證汽化的液化石油氣及時進入輸液容器,若忘記開汽化器的氣相出口閥和輸液容器的氣相閥門,會使汽化器嚴重超壓發生惡性事故。停止裝卸時要先關汽化器的進液閥和蒸汽入口閥,首先停止蒸發,然后再關其他閥門。
在寒冷地區,冬季氣溫有時達-30℃以下。這時,液化石油氣的部分已都成為液體,不再產生蒸氣壓,C3部分的蒸氣壓也很低,壓力表常處于“0”位,在這種情況下,若用壓縮機裝卸,無氣可抽;若用烴泵裝卸,流速會很慢,甚至會把輸出容器抽成負壓,加熱裝卸法盡管操作較復雜,且具有一定危險性,但在上述情況下仍得以采用。
四、靜壓差裝卸法
靜壓差裝卸原理是利用兩個液化石油氣容器之間的位置高低之差產生的靜壓差,使液化石油氣從位置處于高位置的容器中流往低位置容器,達到裝卸的目的。其卸車工藝流程如圖1-5-7所示。
由圖1-5-7可看出,罐車處在高處,儲罐在低處,連通罐車與儲罐的氣、液相管,在壓差足夠的條件下,即可將罐車中的液化石油氣經液相管流入儲罐,所以又稱為“自流卸車”。
靜壓差卸車工藝流程示意
這種裝卸方法簡單,只需接通兩者的氣、液相管即可,但必須要有足夠的位置高度差才能采用。在罐車和儲罐溫度差別不大(即兩者的蒸氣壓近似)時,為保證卸車,兩容器之間的靜壓差不應小于74~98kPa,即使其高度差△H15~20m。此法適應于向半地下或地下儲罐注用。裝卸所需的靜壓差可按下式計算。
△H=10(Pt1-Pt2)/rp+∑△P
式中△H——自流卸車所需的靜壓差;
Pt1——溫度為t1時液態液化石油氣的飽和蒸氣壓;
Pt2——溫度為t2時液態液化石油氣的飽和蒸氣壓;
rp——液化石油氣的平均密度;
∑△P——液相管路阻力。
五、壓縮氣體裝卸法
壓縮氣體裝卸法是將與液化石油氣混合后不會引起的不凝、不溶的瓶裝高壓氣體,送入準備倒空的罐車(或儲罐)中,使其與灌裝儲罐(或罐車)之間產生一定的壓差,從而將液化石油氣從倒空容器流入灌裝容器之中。壓縮氣體裝卸法工藝如圖1-5-8所示。
如圖1-5-8所示,卸車時,打開閥門1,壓縮氣體經氣相管進入罐車中的氣相空間,使罐車內壓力高于儲罐內的壓力,將罐車中的液態液化石油氣經液相管卸入儲罐。裝車時,關閉閥門1,打開閥門2,壓縮氣體經氣相管送入儲罐,將儲罐中的液相液化石油氣經液相管裝入罐車。壓縮氣瓶出口的調壓器出口壓力一般保持比倒空容器(罐車或儲罐)內液化石油氣飽和蒸氣壓高出0.98~1.96MPa。
壓縮氣體裝卸法工藝流程
當對已倒空的容器重新灌液時,必須放掉其中的混合氣體。因此,這種系統要損失一定的液化石油氣,還要按時供足充滿純壓縮氣體的氣瓶。
可選擇的壓縮氣體有甲烷、氮氣、二氧化碳,也可選用其他不溶于液化石油氣,且與液化石油氣混合后不會引起的惰性氣體,壓縮氣體的壓力導入容器前應經減壓,進入容器的壓縮氣體壓力應低于容器的設計壓力。
上述五種裝卸方法,加熱法必須具備熱源;靜壓差法要有足夠的高位差,且裝卸速度慢;壓縮氣體法需要定期供應一定數量的壓縮氣體,且液化石油氣損失大。所以,常用的裝卸方法是壓縮機和烴泵裝卸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