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槽車裝卸鶴管中管道布置中、泵房布置的安全與防護的介紹及設計壓力介質規定?
單側裝卸時鶴管應靠近火車槽車側布置;雙側裝卸時鶴管應布置在棧橋中間。如圖所示。
在棧橋上液化烴管道嚴禁與蒸汽管道相鄰平行敷設。
用作消防的蒸汽、氮氣或水管的快速接頭宜布置在鶴管的相對一側棧橋欄桿處,如圖所示。
管道跨越裝卸區鐵路時,管道底至軌頂的凈距不小于7米。
管道穿越橫列布置的棧臺鐵路線時,宜采用混凝土式管溝敷設,與鐵路的交角不宜小于60°
泵房布置
甲、乙、丙類液體裝卸泵房與鶴管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8米。
裝車泵房的地坪標高應利用高于裝車線的自然地形。
卸車泵房的地坪標高應利用低于裝車線的自然地形。當采用虹吸式自引罐加泵抽吸卸車方法時,泵的吸入口管中心標高不應高于自引罐底部出口管中心標高。
泵布置應按《石油化工工藝裝置布置設計通則》中有關章節執行。
甲、乙、丙類液體泵可同房間布置,液化烴泵應單獨布置,若液化烴泵數量很少,亦可與可燃液體泵房同房間布置。腐蝕性液體泵應單獨布置。
泵的配管設計應按《泵的配管規定》執行。
泵房與其它輔助設施間的防火間距按有關防火防爆規范的要求確定。
裝卸鶴管有的使用于腐蝕性介質的泵房地面應設計成整體或局部耐腐蝕地面結構。
甲、乙、丙A類液體泵和液化烴泵宜采用露天或半露天布置。當采用封閉式廠房布置時,應設置機械通風或自然通風設施。
面積大子60米2的可燃液體、液化烴泵房,應設兩個以上的外開門。
在電動往復泵、齒輪泵或螺桿泵的出口管道上,應設安全閥;安全閥放空管應接至泵的入口管道上,并宜設事故停車聯鎖裝置。
安全與防護
裝卸槽車鶴管設施的設計應符合現行防火、防爆規范。
裝、卸槽車鶴管設施防靜電和防雜散電流的設計應遵守《化工企業靜電接地設計規程》和有關規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鋼軌、裝卸管線與鶴管之間應用導線連接并接地;
二、可燃液體裝車宜用能插到槽車底部的鶴管,鶴管口應有45°坡口,其距槽車底部不大于200mm。
裝車管道設計應考慮水擊的影響,在鶴管上宜設低速關閉閥來減緩水擊的影響。
裝、卸棧臺宜采用整體道床,在道床兩側應設防滲漏的排水溝,污水應回收。
裝、卸作業的地面應鋪砌。
裝、卸作業區應設避雷裝置。
酸、堿裝卸區域應設事故洗眼器。
裝卸棧橋兩端宜設紅綠信號燈。
鐵路槽車鶴管的設計壓力
槽車鶴管的設計壓力,原則上按介質在50℃時飽和蒸氣壓的1.1倍選取。
常見產品用于鶴管裝卸的介質的設計壓力,按下表規定
介質種類 設計壓力kgf/cm2
液 氨 22
液 氯 16
液態二氧化硫 10
丙 烯 22
丙 烷 18
混合液化 50℃時,飽和蒸氣壓大于17.5kgf/cm2(絕壓)22
石油氣 其余情況 18
正丁烷、異丁烷、丁烯、異丁烯、丁二烯 8
注:1. 表中混合液化石油氣是指丙烯與丙烷或丙烯、丙烷與碳4的混合物。
2. 表中液氨、液氯、液態二氧化硫、丙烯、丙烷,均指工業原料氣。